第13章 许珍珍

三十七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星期天午后,云川市,许杰宅院,院门虚掩。
小院里,许珍珍把洗过的衣服,一件一件搭在两棵树之间的绳子上。
周英从屋里出来,对她道:“珍珍,你去歇歇,剩下的衣服被单让妈来洗。”
“妈,我不累,我要把该洗的衣物都洗了,不用劳驾老妈,你去歇歇吧!”许珍珍说。
“那好,闺女。”周英对许珍珍笑道,“我去后院帮你爸摘葡萄。”旋即转身来到后院,望着许杰在葡萄架下,慢慢地采摘葡萄,地上放的一个篮子快盛满了。
“老许,你歇歇吧!”周英对老伴笑道,“让我来摘。”
许杰将手上两簇葡萄放进篮子,旋将篮子提起来,对周英笑道:“别摘了。老伴,咱回厨房,洗几簇葡萄,跟珍珍一块儿吃吧!”
旋即,许杰提上盛着葡萄的篮子,和周英回到屋里。
“老许,您歇会儿,我去洗葡萄。”周英对许杰说。
许杰没说话,提起热水壶將水倒进一个杯子沏茶。稍顿,坐到沙发上,端起杯子饮茶。
周英端着一盘洗过的葡萄从厨房来到客厅,将盘子放到茶几上,对屋外的许珍珍叫道:“珍珍,来吃葡萄!”
许珍珍走进客厅,抓起盘里的一串葡萄,先拿一颗喂过许杰,又拿上一颗喂了周英,然后将一颗放进自己嘴里,吃过后,叫道:“老爸种的葡萄,可比街上卖的好吃多了!”
“这葡萄是我和你母亲一块儿种的。”许杰望着女儿,“别忘了你老妈的辛苦哇!”
“我不过给你当个下手而已,栽种葡萄的技术,我一点儿都不懂,实际没帮上什么忙。”周英对许杰笑了笑,拿起一串葡萄,边吃边道,“我喜欢吃葡萄,这倒不假。”
三十八
“前一阵儿,那个竹青到咱家,我们没想起摘些葡萄给他吃,有些遗憾。”许杰说。
“真有些遗憾。”许珍珍叹口气,接着道,“他是老妈的救命恩人,我们应该向他表达谢意。”
“他到咱家不到半小时,连口水也没喝,就急着要走。”周英道,“竹青一再说,是石桥卫生院的医生护士救了我们,不用感谢他!”
“他和那个卫生院的医生护士,都令人敬重!”许杰沉思半晌,继续道,“从竹青这小伙子身上,我感受到了见义勇为的英雄气,看到了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子汉!那个石桥卫生院的医生护士是真正的白衣天使,如果我们的医务人员都能像他们那样,就是老百姓的福气!”
“我本来想采访竹青,表扬表扬他,但他坚决拒绝了。”许珍珍噘着嘴,接着道,“竹青说,他不喜欢别人表扬自己。如果有一天,他觉得自己需要表扬时,就自己表扬自己。而且,他说的那样坚定,不容商量。”
“我理解他,他很有个性。”许杰稍顿,继续道,“我几乎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人。”
“他在水文站工作,条件很艰苦。”周英若有所思,道,“不知他有什么特长,我们帮他换个工作,改变一下他的生活环境。”
“爸爸,竹青离开咱家时,得知您是刘志丹将军领导下的老红军,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立马对您肃然起敬。我问他,怎么才能表达对他的感谢,他还是说,不用谢。只是说,如果有机会听听许老讲讲亲身经历打土豪、分田地,让老百姓翻身过上好光景,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消灭蒋匪军,建立新中国的故事,就好了!他这么说,是否想写作品呢?如果是,那他可能有写作特长。我们广播电台就需要这方面人才哩。”
“老许,你当副军长兼师长时的秘书黎明,转业后现在咱省上《春雨》杂志社当社长兼总编,还经常给我们寄杂志。如果竹青有写作特长,你可不可以向黎明推荐一下?”
未等许杰回答,许珍珍说道:“上个月,黎明叔叔寄来的《春雨》杂志上有一篇散文《我的梦》,文笔优美,写的挺好。我想起来了,作者就叫竹青。如果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我们见到的这个竹青,那太好了!”
“你去把杂志拿来,让我看看《我的梦》那篇文章。”许杰对女儿说。
三十九
蓝天白云,空气湿润。
宁丫丫提着一个小包,匆匆行走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一条大街的人行道上。
邮政大楼前,宁丫丫拾阶而上,走进一楼大厅,打开小包,从里面取出一封信,交给柜台工作人员,用挂号寄出。
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话13683818096联系,先用短信
本文作者程占功 ,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报文化版责任编辑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