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让 座

四十六
两座山山峁间的崾崄左面坡洼上,一座绿树掩映的小院里有几间砖瓦平房。这是一个乡村邮电所。这里除收寄邮件,还有对群众服务的电话室,既可打本地电话,亦可打长途电话。
竹青看罢黎明写给他的信、给他开的采访介绍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很快写了回信带上,爬上高山,走了几里地赶到这儿,将信寄出。旋即,走进电话室,给许杰打电话。
云川市,许杰住宅,宽敞的卧室。
许杰坐在床上,拿着电话筒:“噢,你是竹青,好,都好着哩。噢,也问你好。好,好,不用谢。噢,有了采访介绍信,要先采访我,哈,哈,采访我,就不用采访介绍信了。小竹,你听我说,有了采访介绍信,对你出去采访,就方便多了,你先去采访别人。采访我,放到以后。我还要考虑考虑,给你说些什么,怎么说呢?”
四十七
半个月后,一辆满载乘客的长途轿车在山川公路上疾驰。
轿车里,竹青坐在后排右侧一个靠窗的座位上,透过玻璃车窗,望着外面不断逝去的田野、农舍和一株株正在落叶的树木。
竹青收到宁丫丫的回信后,就对忧国爱民的老革命耿飚十分敬重。他查询有关资料,了解到耿飚长征结束后,曾和王维舟带领八路军三八五旅在陕甘宁边区陇东地区驻防。竹青要在冬天到来之前,利用本年度他还有八天假期,去陇东庆阳等地采访。
轿车经过一个小镇站点,涌上来不少人,挤在前后过道上。其中一位老大娘带着一个扎着羊角辫、看上去三四岁的小姑娘被挤得前倒后仰。
竹青从座位上站起,对老大娘招手,道:“大娘,你来坐。”
“不用,不用。”老大娘对竹青笑笑,“我能站,能站。”
竹青离开座位,走到老大娘跟前,把她扶到自己座位上,让她坐下。旋又把小姑娘抱起放到老大娘怀前,让老大娘抱着。
老大娘感动地望着竹青:“好小伙儿,谢谢你!”
四十八
经过几个小时行驶,长途轿车抵达陇东庆阳北关汽车站。
竹青扶着老大娘,老大娘拉着小姑娘的手,随着人流从车上下来。
“小伙儿,你到庆阳哪里?”老大娘望着竹青。
“我来采访一些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请他们讲讲当年八路军三八五旅在这里驻防的故事、特别是老革命耿飚亲民爱民的往事。”竹青道。
“你是记者?”
“不是。”竹青从衣袋掏出采访介绍信给老大娘看,“我是《春雨》杂志社业余作者。”
“我知道《春雨》杂志。”老大娘看过采访介绍信交还竹青,接着道,“以后再看这本杂志,我会留意你的文章。”
“谢谢大娘。”竹青收起采访介绍信,问道,“大娘做什么工作?”
“我是小学语文老师,今年刚刚退休。”老大娘稍顿,接着道,“我觉得你要了解三八五旅在这里驻防的往事,不光应采访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还应采访普通群众,比如我父亲,他虽然不是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但他是历史见证人。”
“您父亲是历史见证人,太好了!”竹青高兴地说。
“他今年八十多岁,耳聪目明,头脑还很清醒。”老大娘说罢,笑了笑,望着竹青,“你不是要写耿飚亲民爱民的往事么,我父亲的命就是耿飚救下的!”
“大娘,我现在去登记宾馆或招待所。”竹青说罢,望着老大娘,“如您愿意,请把您父亲家的地址留给我,我明天上午九点半去拜访。”
“好的。”老大娘笑道。
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话13683818096联系,先用短信
本文作者程占功 ,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报文化版责任编辑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