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白衣天使

七十
中医室。中年男子看过病走了出来,竹青走了进去。
“你那里不舒服?”骆院长望着竹青,“坐,坐下,慢慢说。”
“我不是看病。”竹青对骆安笑了笑,接着道,“几个月前,我在这里住过院。是你们卫生院的人把我从洪水里救起,又安排我住院,救活了我。我一直心存感激,想写一篇赞扬你们的文章,希望你们支持。”
“噢,你坐,你坐。”骆安又道。
竹青拿出一本《春雨》杂志翻开,找到里面自己的文章,拿给骆安看:“这是我写的。”
骆安拿着杂志,看过后,对竹青道:“这本杂志办得好,我们订的有。想不到你的文章也在里面。”稍顷,继续道,“上次你在这里住院,我出差不在,未能见到你。但我回来后,他们都对我说了。对你想宣传赞扬我们的好意,我们也很感谢。”
“应该感谢你们。”竹青感慨道,“你们是真正的白衣天使!”
“说到宣传赞扬,我认为,首先应该宣传赞扬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好政策。过去,医疗技术力量和资源,大多数都在大中城市,县城和小城镇,特别是农村,普遍缺医少药。毛主席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指示有关方面,逐步建立起县医院、公社卫生院、大队卫生室的三级医疗体系,使县城和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的普通老百姓有了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说到我们卫生院的工作,我们要求,每一个医护人员,都要把病人当亲人,救死扶伤,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同时,我们不断采取措施,培训、指导各大队卫生室的医务人员,以加强他们的医德医术素养,更好地为农民防病治病。元旦刚过,我们卫生院副院长任有福同志就带着两名医疗技术骨干,开始对全公社十三个大队的卫生室进行检查指导,时间大约一个月。”骆安道。
“那我这次就见不到任院长了?”竹青有些失望。
“那就看你的时间了。”骆安笑了笑,道,“如果时间来得及,你可以到乡下找他去。”
竹青不好说自己是利用假期采访,而且假期有限,喃喃道:“以后再来看望他吧!”
“你如果要写赞扬卫生院的文章,你可以写一下我们卫生院妇产室大夫张美茹,她昨天下乡救治病人,如无意外,今天下午应该回来。你去跟她聊聊,她是医科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十年前响应党的号召,从大城市来到我们卫生院,支援西部农村医疗卫生建设,那可真是个好大夫啊!”
“谢谢。我希望采访她。”竹青道。
七十一
身穿白衣戴着眼镜人到中年的张美茹大夫领着抬一副担架(担架上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孕妇,她身上盖着厚棉被)的四个农民,匆匆走进石桥公社卫生院,走进妇产室住院部。
过了一会儿,张美茹从妇产室住院部走出来,来到中医室门前,推门进去。
“骆院长,我回来了。”张美茹道。
“那个老头儿心绞痛缓解了?”骆安关切地问。
“缓解了。”张美茹说,她看了看骆安旁边的竹青,继续道,“老头儿犯病前没能控制好血压,由于血压太高,出现了心绞痛、呼吸急促等症状,而大队卫生室的血压计出了故障,未能测出老头儿的实际血压,未能及时有效地服用降压药,导致危险状况。我赶到后,紧急检查,特别是用携带的血压计测血压,发现血压很高,便立即给服硝酸甘油等药,并输液降压,才使他转危为安。现由大队卫生室后续输液治疗。”
“要给他们大队卫生室多配几个血压计。”骆安说罢,又道,“其他大队的卫生室也同样如此。”
在张美茹与骆安说话时,竹青望着张美茹,吃惊不少。他几次想给她说话,未能说上。现在,他对她说:“张,张老师,你什么时候来到了这里?”
“快十一年了吧!”张美茹笑了笑,看着竹青,“你是……”
“你不认得我了,我是竹青呀!”竹青说。
“竹青,那儿的竹青?”张美茹有些诧异。
“我是江河水利学校水文专业的学生。我和同学好几次去校医务室看病,大都是您接诊。您不仅每次都治好了学生的病,还对我们问寒问暖,关怀备至。我有一次拉痢疾,病情较重,您不光给我服药输液治疗,还亲自给我熬红枣小米粥喂我喝,让远离家乡几千里的我感动地流下了眼泪。”竹青稍顿,又道,“我的同学不慎溺水,您第一个赶到现场,对同学进行人工呼吸,使他心肺复苏,起死回生。同学们提起您,每个人都竖起大拇指。”
七十二
“噢,我明白了。”张美茹笑道,“你说的那是我的双胞胎姐姐,她叫张美丽,对吧?”
“真想不到,想不到。”竹青十分感慨,对骆安道,“您给我说的张大夫,就是她吧!”
“那么说,美茹的姐姐和她长得一模一样?”骆安笑道。
“不光长的完全像,连说话的声音都无区别。想不到我们母校医务室的张美丽老师还有一个跟她一样的妹妹!”竹青叹道,旋又对张美茹说,“我希望采访您,把您写进赞扬石桥公社卫生院的文章里。”
“恐怕这次我没时间接受采访,请你谅解。”张美茹对竹青笑了笑,接着道,“今天,我回卫生院的路上,得知一个快要生产的孕妇想在家里生孩子,但生不下来,剧疼难忍。我赶到她家里,初步检查是胎位不正,而且,情况复杂。我让村民们用担架把孕妇抬回卫生院,刚安排她住上院。接下来,我们要详细检查、会诊,以便确定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眼下,我们就顾不上别的事了。”
“小竹,这次有些遗憾。”骆安对竹青缓缓言道,“我希望以后你有时间再来我们卫生院采访。”
“我理解。”竹青真诚地对骆安和张美茹说,“我向你们致敬!”旋向二人告别后,走出中医室。
竹青从卫生院出来,想起了小学生米兰儿的外公钟胜利,米兰儿给他的信上,诉说她外公生活很艰难。竹青觉得不能空着手去看望钟老汉。
石桥公社的小街上有一个百货商店,百货商店斜对面有一家小饭馆。竹青先去百货商店买了二斤点心、一包洗衣粉、两块肥皂带上,旋即到对面的小饭馆吃过饭,又买了十个白面蒸馍带上,便按照米兰儿在信上标的地址,往石头村钟胜利老汉家赶。
影视剧改编摄制,请与本文作者电话13683818096联系,先用短信
本文作者程占功 ,退休前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黄河报文化版责任编辑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