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纤逛了一阵子也累了,又惦记着潇湘馆的黛玉,不知她心情可好些了,便欲回潇湘馆去。
行至一处假山石畔,忽闻几个小丫头子聚在山子石后头唧唧喳喳。细听时,却是议论端阳节下元妃娘娘赏的节礼,独宝二爷与宝姑娘的一般厚重。
就有人猜测元春是否有意要将宝钗指婚给宝玉。
一个丫髻道:“这有什么稀奇?宝姑娘待人最是和气,连我们这样的小丫头都肯说笑。就是可惜了出自商贾之家,身世低些罢了。”
另一个丫头笑道:“身世低些不怕,反正贵妃娘娘都不在乎呢,你们可知,那礼单里有芙蓉簟一领,这可是床上的帐子,贵妃娘娘但赐了宝二爷和宝姑娘,其他几个姑娘都没有呢,这岂不是……”
话未说完,自己倒先红了脸。
旁边几个大的听了,都哄笑起来:“小蹄子倒懂得不少!”
那丫头羞得跺脚道:“我不过听我娘说过……”众人越发笑得前仰后合。
众人正议论得热闹,忽见那边小径上飞奔来个穿绿比甲的小丫头,离着老远就拍手叫道:“可了不得!老太太初一要往清虚观打醮去,连摆三日戏酒。太太方才传话,许咱们跟去逛呢!”
一语未了,这群小丫头登时把方才的议论抛在脑后,这个说要买绒花,那个嚷着要瞧热闹,倒比那树上的麻雀还喧噪。
春纤立在荼蘼架下听得真切,心下暗忖,好个老太太,这一招四两拨千斤,倒把娘娘赐礼的风波轻轻揭过了。
细想那王夫人素日最厌丫头们出门闲逛,今番却主动放人,显见得是这次元春赐礼,将了老太太一军,心中正得意呢。
正思量间,忽见那边翡翠提着食盒过来,见了春纤便笑道:“姐姐可听见了?咱们也能出门见见世面了!”
春纤抿嘴一笑,却见满园里柳絮纷飞处,丫头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在说初一出游的事。
那桃花树下两个小丫头正比划着要买什么绒线,连廊上几个做针线的也丢开活计议论起来。
春纤顺着石子漫路往潇湘馆去,一路上但见:这个在缠着管事的要借衣裳,那个正央着姊妹们凑钱使。
连那平日最稳重的琥珀,也在葡萄架下与莺儿商量要带什么点心。
满园里笑语喧阗,竟比年节还热闹三分。
春纤不觉也被这喜气沾染,忽想起自己穿越到这方世界已有数月,终日不过在大观园内打转。虽说这园子“天上人间诸景备”,终究是困在一隅。
她前生爱宅在家里,但逢着长假也要去出门去旅游。
如今既得了这个机会,正可瞧瞧这红楼世界外头的光景。
行至沁芳闸边,忽见水中游过一对鸳鸯,春纤驻足看了片刻。
那对鸟儿也不怕人,竟在闸口处转着圈儿嬉戏。
春纤望着水中自己模糊的倒影,忽想起昨日听紫鹃说,清虚观附近有条买卖街,专卖些外头的新奇物件。又记起前几日在黛玉房里看见的那本残破的《山海经》,书页里还夹着半张泛黄的舆图……
正出神间,忽听得身后有人笑道:“春纤姐姐莫不是站着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