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一看却是雪雁提着个掐丝珐琅的食盒过来。
春纤问:“你又要送什么去?”
雪雁道:“紫鹃姐姐让给妙玉师父送些新制的梅花香饼。”
“林姑娘如何了?”春纤挂心着林黛玉,怕她这会子还在哭。
雪雁一指园外,“方才带着紫鹃姐姐去老太太房里了。姐姐你且逛着,我先去三姑娘那了。”
看样子,黛玉是去老太太那边寻安慰去了。
此时夕阳西下,那假山石上镀了层金边。春纤望着远处炊烟袅袅,忽想起前生去苏州旅游时见过的道观。
忽见一只彩蝶从眼前掠过,绕着株白芍药转了三圈,竟往东南方向飞去了。
春纤眼前一亮,忽然有了个好主意。
她尝试着做件手工艺品,想办法趁着跟主子出门的机会,瞧瞧街上有哪些店,可以放在那里售卖。
她回头看向窗棂上爬着几枝紫藤,映着夕阳余晖,倒似她前生工作室里挂的那幅《紫藤萝瀑布图》。
前世她的手灵巧极了,前世在B站做UP主时,一支绣花针能引得千万人追捧。
那些“一键三连”的声响,比大观园里丫头们领月钱时谢赏的动静还要热闹几分。
后来又在抖音上开了门户,那些老铁“打赏的银钱,折算成贾府的月例银子,怕是一个小丫头子几百年的份例都比不上。
春纤想起前日见宝玉送与黛玉的”自行船“,不过是块檀香木上雕几道波浪纹,便哄得黛玉展颜。
又记起探春房里摆着的”泥人张“捏的戏子,眉眼都糊在一处,倒要三钱银子一个。
这些物件若放在她前世,怕连地摊货都算不上。
她那些粉丝们追捧的”国风手作“,哪一件不是巧夺天工。
单说那”绒花缠丝“的技艺,就能把真花比得失了颜色。
正思量间,忽听得外头鹦哥学舌:”姑娘吃药了!姑娘吃药了!“
春纤知是黛玉又在烦闷。想起元春赐礼之事,不免暗叹:”这林姑娘心细如发,偏遇上这等戳心窝的事。“
忽又转念:”反正我做了东西是要卖出去的,左右也瞒不过她,索性多做一件逗她开心。“
她取来针线笸箩,翻检着各色绒线。那指尖触到一团雪青丝线时,忽如电光石火般想起前年做的”猫咪趴趴毯“
用羊毛毡戳出圆滚滚的猫儿,嵌两颗琉璃眼珠,卧在绣着蝴蝶的软垫上。
那期视频播放量直破五百万,连带着材料包都卖脱销三个月。
比起宝玉从庙会上淘来的布老虎,不知要灵动多少倍。
窗外暮色渐浓,几只麻雀在檐下扑棱。春纤捻着丝线暗忖:”这府里的小玩意儿,不是寓意吉祥便是典故深沉,何曾见过真正活灵活现的物事?我那猫儿毯子,连胡须都能随风颤动……“
想到此处,忽见案上针线包里躺着一小包西域来的金丝线,在烛火下粼粼闪光,恰似猫儿瞳仁里的光彩。
春纤将各色丝线在案上排开,又寻来块素白软缎比划。
那月光透过茜纱窗,在缎子上投下斑驳花纹,恍惚间竟像极了一只蜷缩的猫儿身影。
她忽然抿嘴一笑,指尖轻轻点在那团”猫影"的鼻尖位置——就做个小猫毡毯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