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夜探与分离

靖王府的营地在断魂谷中点起了一片篝火,却驱不散那大战之后的肃杀与凝重。
江画意一身黑色劲装,更显得身姿矫健,背着一个小小的行囊,腰间除了那柄标志性的弯刀,还多了一把军中配发的短匕首以作备用。
她与徐参军以及二十名挑选出来的精锐锐士,静静地肃立在营门之内,等待着出发的号令。
柳诗情站在自己帐篷的阴影处,远远地望着江画意。
两人没有机会再做过多的交谈,但一个眼神的交汇,已足以传递彼此的担忧与嘱托。
“此去万望珍重。”柳诗情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道,心中却早已是波涛汹涌。
这是她们相识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分别,而且,江画意此去,前路未卜,凶险异常。
江画意似乎听到了她的低语,远远地对她露齿一笑,笑容中带着一贯的洒脱与自信,仿佛此行不过是一场寻常的游山玩水。
但柳诗情却从她眼底深处,看到了不易察觉的凝重。
徐参军看了一眼天色,对众人沉声道,“时辰已到,出发。”
没有慷慨激昂的誓言,也没有依依不舍的道别。
一行人迅速而无声地离开了营地,朝着那片被传说和危险笼罩的乌蒙山脉进发。
柳诗情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直到再也看不到痕迹,才缓缓收回目光。
一股前所未有的孤独感和危机感,瞬间将她包围。
江画意在时,两人虽然也时常拌嘴,但至少有个可以商议、可以并肩作战的伙伴。
如今只剩下她一人,要在这虎狼环伺的军营中独自面对未知的危险,难度可想而知。
那两名奉命“保护”她的士兵,在她走出帐篷的那一刻,便已出现在了不远处,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柳诗情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依旧是那副柔弱无助的模样,她轻轻咳嗽了几声,仿佛不堪夜风侵袭,转身便回了帐篷。
接下来的日子,对柳诗情而言,无疑是种煎熬。
她每日除了按时吃饭、喝药,便是待在小小的帐篷里“养病”。
那两名士兵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帐外,让她丝毫没有机会与外界接触,更不用说打探消息了。
徐参军在离开之前,倒是体贴地让人送来了一些书籍,多是些诗词歌赋、名人游记之类的闲书,美其名曰让她解闷。
柳诗情知道,这恐怕也是一种试探,想看看她对哪些类型的书籍感兴趣,从中推断她的学识和来历。
她每日只是随意翻看几页,便放在一旁,表现得兴致缺缺,以免露出任何破绽。
然而,她并非真的无所事事。在无人察觉的深夜,她会仔细研究那半块玄机玉。
白日里,她也会在帐篷内,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将玉佩上那些细密的纹路,一点点地默画在随身携带的草纸之上。
她总觉得,这玉佩上隐藏的秘密,绝不仅仅是龙涎草那么简单。
而且那两个婢女的身上,一定还有不知道的秘密。
必须想办法弄清楚。
机会很快便来了。
这日午后,负责看守柳诗情的两名士兵中,有一人因为吃坏了肚子,暂时离开去解手。
另一名士兵则因为连日戒备,有些困乏,倚在帐篷外的角落里打起了瞌盹。
柳诗情心中一动,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她悄悄掀开帐篷的一角,确认那名打盹的士兵并未注意到自己,然后便无声无息地溜出了帐篷。
不敢走远,只是在营地边缘一些堆放杂物和柴草的区域活动,假装是在寻找一些可以引火的干柴,实际上却是在暗中观察和窃听。
伙房和马厩附近,是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
那些负责杂役的兵士和仆妇,闲暇之余,总喜欢聚在一起议论些营地里的新鲜事。
果然,在一处临时搭建的伙房帐篷外,柳诗情听到几个正在择菜的仆妇在低声交谈。
“哎,你们听说了吗?小翠那丫好像不行了。”
“真的假的?王军医不是说已经暂时稳住伤势了吗?”
“稳住什么呀。听说那毒太霸道了,这两日又发作了好几次,每次都疼得死去活活。”
“王军医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用些虎狼之药吊着命。我看啊,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儿了。”
“啧啧,真是可怜。年纪轻轻的,长得也水灵,怎么就遭了这等横祸。”
“谁说不是呢。不过,我听说啊,小翠这丫头,身份可不一般。”
“好像……好像是王妃娘家那边的人,而且还知道王府里的一些天大的秘密。”
一个仆妇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什么秘密?”另外几人立刻被勾起了好奇心。
“嘘……这可不能乱说。我也是偶然听李校尉醉酒后提了一句,好像……好像跟世子爷有关……”
靖王世子,那可是未来靖王府的继承人。
小翠一个婢女,怎么会和世子爷扯上关系?难道这便是她被追杀的原因?
仆妇们的谈话很快便转向了其他方面,柳诗情不敢再听下去,以免引起怀疑,便悄悄地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帐篷,柳诗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翠危在旦夕,而且她似乎掌握着与靖王世子相关的重大秘密。
这个发现,让她对整个事件的看法,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如果小翠死了,那她所知道的秘密,岂非也随之石沉大海?
不行,必须想办法从她口中,或者从那个同样知道一些情况的小环口中,探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可是,小翠现在被严密看管,自己根本无法靠近。而小环……
柳诗情回想起那日小环被粗鲁对待的情景,心中猜测,小环很可能因为知道了某些秘密。
或者因为小翠的缘故,而受到了牵连,甚至可能被软禁了起来。
如何才能接触到她们呢?柳诗情陷入了沉思。
就在此时,帐篷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以及李校尉略带焦急的呼喊。
“王军医。王军医。您快去看看。小翠姑娘她……她好像断气了。”
什么?。小翠死了?。
柳诗情的心猛地一沉。唯一的线索,就这么断了?
猛地站起身,掀开帐帘,便要冲出去。
然而,理智告诉柳诗情,此刻绝不能轻举妄动。
她一个“病弱”的林月,如何能去关心一个身份特殊的婢女的生死?
这只会更引人怀疑。
强压下心中的冲动,柳诗情重新坐回草席之上,但一颗心却早已飞到了小翠的马车那边。
帐篷外,李校尉和王军医以及几名亲兵的脚步声匆匆远去。
营地内也响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显然小翠的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柳诗情侧耳倾听,希望能从那些杂乱的声音中,分辨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过了许久,骚动渐渐平息。营地内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柳诗情的心,却像压上了一块巨石,沉重无比。
她不知道,小翠的死,对江画意她们寻找龙涎草的任务,会不会产生影响。
更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变故在等待着她。
再次取出那半块玄机玉,借着微弱的油灯光芒,柳诗情仔细端详着上面那些神秘的纹路。
总觉得,这玉佩之上,一定还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只是自己尚未能参透而已。
她尝试着将玉佩上的纹路,与自己默画下来的那些舆图残片进行比对,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规律。
玉佩上那些看似杂乱的线条,在特定的角度和光线下,竟然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有些线条,像是山川河流,有些则像是星辰轨迹,还有一些,则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或符号。
这个发现,让柳诗情精神一振。
她立刻屏息凝神,将内力缓缓注入玉佩之中。
随着内力的注入,那半块血色的玉佩,竟然微微散发出了一层淡淡的红芒。
而在红芒的映照下,玉佩表面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纹路,竟变得清晰了许多。
特别是那些疑似文字或符号的刻痕,在红芒的照耀下,仿佛活了过来一般。
在玉佩表面缓缓流转,散发出一股古老而沧桑的气息。
“这……这是……”柳诗情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奇异的景象。
她从未想过,这半块玄机玉,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努力辨认着那些流转的符号,柳诗情试图从中解读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然而,那些符号一个也不认识,其形状和结构,与所知的任何一种文字都截然不同。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柳诗情忽然注意到,在玉佩断口处,那平滑的切面上,似乎也隐隐有一些更为细微的刻痕。
这些刻痕极浅,若非在内力催动、红芒映照之下,根本难以察觉。
将玉佩翻转过来,仔细观察着断口处的那些细微刻痕。
这些刻痕,似乎也组成了一些特殊的符号。
而且,这些符号的排列方式,与玉佩表面那些流转的符号,有着某种对应关系。
难道这断口处的符号,是解读玉佩表面那些神秘符号的钥匙?。
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与狂喜,柳诗情再次将内力缓缓注入玉佩。
悉的淡红色光晕弥漫开来,玉佩表面的主纹路与断口处的微小符号同时变得清晰可见。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