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物超所值的买一送一

H市中央区,境北医科大学附属辉华医院住院部B座9F,骨三科住院病房,医生办公室,作为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子的父亲,龚远志副主任医师倍感压力,该来的躲不掉,他当初究竟是多么想不开,要把姜如翠的名字贴在自己的户口本上啊!
在龚远志冷冰冰的眼神示意下,颜晓峥撇下没洗干净的筷子即刻出发,给父子俩让出私密空间。当爹的看了看被自己推远的那杯奶茶,“说吧,什么时候开始的事?”
虽然他不种白菜,没给别家的猪丝毫下手机会——但没想到这只猪这么猛,得是看他家没菜可拱,就干脆祸害了他家的猪崽子?
龚远志头一回觉得办公室空调打得低,不知道哪里来的阴风吹得他下半身拔凉拔凉——他倒不介意什么早恋有伤风化,更何况他先前特地挑选了两位优秀的同事作为理论指导,怕的就是恋爱教育尚未开始,实践行动遍地开花,妇科或者肛肠科,他谁的电话都不想接。
而且从现状来看,他恐怕又要和柏山存打交道了,一想到肛肠科住院总这个老阴阳人,龚远志就觉得腹肌痉挛、阴茎悬韧带收缩、鞘膜充满了积液,翻译一下就是“蛋疼”。
不过当儿子的自然是全盘否认:你想多了,不要因为自己是单身,就看谁都像是在撒狗粮好吗?
仲秋是高他一届的学长,辅园中学高中部出了名的学霸,数理化能甩第二名十条马路不说,还是辅园中学建校以来第一个代表学校出征奥数竞赛的选手。老校长握着仲秋的手老泪纵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大辅园终于能在实验中学面前扬眉吐气了!这笔“买一送一”可太值了!
老校长嘴里的“买一送一”,指的是把仲祈招进来当数学老师,又同意了仲秋的入学申请。彼时父子俩相依为命,流浪辗转多地后才在H市安定下来,恰逢辅园中学人才紧缺,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数学老师又被隔壁的实验中学用各种手段挖了墙角,老校长看着眼泪汪汪的仲祈,扫了一眼对方递过来的简历——“你,你就是那个仲祈?!”
也不怪老校长一惊一乍,仲祈的简历不厚,薄薄的两张A4纸,但每一条都是含金量实足——他曾就读于首都中央学府的少年班,义务教育也是在大名鼎鼎的敬翰附中完成,还是附中奥赛队的最年轻的压轴选手,不仅如此,他自少年班毕业后就进了省队担任奥赛教练员,像他这样的履历,再怎么不济,也不会沦落到来辅园中学应聘吧?
关键问题还是回避不了,上一家工作单位是连锁的培训机构,他在入职时有意隐瞒往事,结果还不是走漏消息,免不了遭到家长的反对,“作风不正”四个字那是听得耳朵起茧。仲祈吸了吸鼻子,咬了咬下唇,踌躇了好一会儿,终于鼓起了勇气打算开口,谁料老校长抢在他先,丢过来一句“往者不可谏”,然后直接call了人事过来签字画押,没等仲祈反应过来,老校长指着应聘诉求上那一条“子女教育问题”继续道,一会儿问问教务处操作流程,赶紧把孩子的学籍问题安排好,你就甭操心了,“我这儿只能屈才,让仲老师教初一,没问题吧?”
直到人事过来敲响了门,仲祈才猛地回过神来,“没,没问题!”
虽说让一个搞竞赛的去教初一,无异于F1的车手去踩宇通大巴的油门,专业无贵贱,这一个圈里的活也是“隔行如隔山”——还好我们的数学仲十项全能,技能无缝转换,适应了三五节课就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还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扎着双马尾的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到他的跟前,甜甜地喊了一声“仲老师”,毫不吝啬地夸奖他讲课生动有趣,哪怕是试卷上的最后一题,他也能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抽丝剥茧,“我感觉,自从仲老师教我们班之后,数学也没有那么头疼啦。”
在辅园初一孩子们的脑海中,试卷上的最后一题,是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不少人把笔杆子啃秃噜了都找不到头绪,绝对是出卷老师对学生赤裸裸的剥削。
除此之外,“买一送一”的阿秋弟弟也是“物超所值”,甫来之时插班念初二,没多久就给辅园中学争了个区级数学竞赛的头筹回来,结束了隔壁实验中学多年来对奖项的垄断,中考又杀进全市前十,说是因为不想和爸爸分开所以选择了直升辅园中学的高中部,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没准高考又能给母校争口气呢。
这话可说到老校长心窝子里头去了,再加上仲祈带出来的班成绩斐然,连忙向教育局申请了编制的名额,快马加鞭落实下来——这回要是再叫实验中学给挖走了,老校长估计能当场气到心梗偏瘫脑中风。
这一天,仲秋踩着放学铃下了楼,他站在初三年级组的办公室前等仲祈下班。门“吱呀”一声开了,仲秋下意识走上前去,却发现开门的人不是仲祈——夕阳的余晖笼罩着面前的少年,他套着偏大一号的制服衬衣,背着松松垮垮的双肩包,怀里抱着一沓厚厚的试卷,然后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仲秋。
命运的对视持续了三秒,还是由老套的自我介绍打破了僵局。仲秋握紧了双拳,心跳加剧,体温上升,眼前的这个人,颜值也好,声线也罢,全都是自己的菜。他借故走近对方,仔细打量下还发现了对方右眼角下那枚深红色的爱心胎记,妥妥的加分项——阿秋弟弟深吸了一口气,沦陷读条百分百,完了完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
在知晓对方是初三5班的学生J,并打算到仲祈家里补习数学的时候,仲秋恨不得下一秒就抱紧爸爸的大腿,果然是全世界最好的阿祈哥哥,这个理由他可以,他太可以了!
一回生二回熟,在学生J成为仲祈家常客之后,仲秋也开始了口无遮拦的套近乎,比如说“这题我会,爸你让我来教”、“你先做别的题,我来对答案”、“能记住新的公式就是进步啦”等等,仲祈给自己泡了杯香飘飘,然后瞅了瞅在学生J面前上蹿下跳的仲秋——阿秋弟弟,你这个“无事献殷勤”好像太明显了一些,鼓励策略也要看情况实施好嘛,小姜再怎么也是初三的学生了,三角形内角和180°这一点还是知道的啊!
学生J抽了抽嘴角,然后默默地在一旁的笔记本上誊了一句:∠A+∠B+∠C=180°
这回轮到仲祈和仲秋抽嘴角了,行罢行罢,100分的卷子考19分,这也不是一般人能考出来的事儿,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这就叫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潜力不可估量,没准下次就考翻倍了呢!
对于仲祈来说,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是首要任务,但学生J的心理健康也是他不能忽视的工作。忧郁的少年趴在桌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啃着笔帽——家访?算了算了,他爸神出鬼没,前一天还在家里嗑瓜子抠脚,今早就飞首都撒欢去咯。
仲祈这天排休,原本说是打算和朋友碰个面,结果对方临时有事没来成,他就抱着一沓教案在对方推荐的奶茶铺子坐了一上午。
这家24小时营业的奶茶店名叫“杯杯乐”,招牌外头镶了一圈港风跑马灯,内墙贴满了顾客写下的各种“心路历程”,仲祈点了一杯芋泥波波奶盖茶,珍珠丸子煮得糯而不烂,芝士奶盖打得绵而不腻,手熬的芋泥更是一绝,不愧是店铺的销量冠军。
他找着了美食,自然不能忘了家里的阿秋弟弟,于是打包两份,欣然带回。结果一回到家就听说学生J的家长又双叒叕鸽了一次家访。一天时间被咕咕两回,就算是好脾气的数学仲也坐不住了,抄起手机,娴熟地打开某款经常使用的APP,然后对着屏幕就是一顿噼里啪啦,一波输出打完,气还没消,又往后头加了好几串颜文字——
“阿直,我跟你说,这个杀千刀的J爸,这个活在试卷签字页的男人,他要是,他要是下次家长会还缺席的话,那我就……”
屏幕那头的网友回了一个意味深长的doge:你就怎样?
仲祈气呼呼地回复道:那我就哭给他看!
没等对面给出回应,仲祈又加了一句:下个礼拜就是升学动员家长会了,全年级的学生家长都要参加,我倒是想看看这个J爸,还有没有胆量放我鸽子!!
这话说得气势十足,不过结局嘛,学生J一脸委屈地拉着仲祈的袖子:仲老师,是我不好,我没能说服爸爸来参加家长会……
“不,不是小姜的错,等晚上家长会结束了,和阿秋一起去吃烤串吧——你们语文陈老师之前推荐了一家肥宅串串香,听说味道很不错……”
仲秋探着脑袋瞅了一眼仲祈的办公桌,好家伙,他看见了啥,他爹居然在草稿纸上画了个比例失调的火柴人,然后光明正大地在一旁写着“姜爸爸”三个字,然后我们的人民教师,拿着他批试卷的红马克笔,在火柴人的脑袋上方画了一个又一个叉。
阿秋弟弟在内心唾弃了一下这类迷信行为,但是当他看见仲祈把吃完的烤串签子一根又一根地扎在面前那只烤鸡身上的时候,社会主义的花骨朵、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仲秋同学还是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阿祈哥哥,差不多一点得了,清穿剧里扎小人的妃子最后都是要被打入冷宫的啊!”
作者有话说
    6岁的仲秋小朋友第一次学习鸡兔同笼问题。

    仲祈:你看,假如我们把鸡的只数设定为x,兔的只数设定为y,x+y=35,2x+4y=94,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就可以啦,阿秋弟弟能明白吗?所以这里的x和y一定是整数解,如果得出来不是整数,那就要检查一下是哪里算错了哦!

    仲秋(拿小橡皮擦掉自己写错的答案):果咩,是阿秋太粗心了,鸡和兔是不会有半只的吧。

    林善(拿筷子戳了戳面前的鸡公煲):咋不会?你让你爸瞅瞅这煲里几只鸡几只兔?里头八个鸡脚三脑袋,六条毛腿俩兔头,他倒是给算我个整数解看看?

    仲祈:……

    仲祈:小善姐,你这不叫鸡兔同笼。

    仲祈:你这叫鸡兔同锅。
打赏